一、适应症
经外周插管中心静脉导管(PICC)是一种通过外周静脉(通常是肘窝静脉)插入并延伸至中心静脉的导管,适用于以下情况:
长期输液治疗:需要中期至长期(5天至1年)静脉输液的患者。
静脉营养支持:输注高渗性或黏稠性液体,如高渗葡萄糖、脂肪乳等。
化疗药物输注:减少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。
血液透析:为血液透析提供可靠的血管通路。
监测中心静脉压:用于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患者。
输血:反复输血或血制品的患者。
外周静脉条件差: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。
二、操作步骤
PICC的操作步骤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,具体步骤如下:
评估患者:选择合适的血管和导管型号。
准备物品:包括中心静脉导管、穿刺针、导丝、扩张器、导管鞘等。
消毒皮肤:使用碘伏消毒穿刺点周围15cm范围。
局部麻醉:在穿刺点注射局部麻醉药。
穿刺:使用穿刺针进入血管,确认回血后插入导丝。
扩张:使用扩张器扩张皮肤和血管。
插入导管鞘:将导管鞘沿导丝插入血管。
插入导管:将PICC导管沿导管鞘插入血管。
固定导管:使用缝线或胶带固定导管,防止移位。
确认位置:通过X线或超声检查确认导管位置。
连接输液装置:开始输液。
记录信息:记录导管插入时间、位置等信息。
三、并发症及处理
PICC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包括:
穿刺点出血:保持穿刺点清洁,避免剧烈活动。
感染:保持穿刺点干燥,定期更换敷料。
导管堵塞:定期冲洗导管,使用抗凝剂。
导管移位或脱出:定期检查导管位置,避免过度活动。
血胸或气胸:通过X线检查确认,必要时进行处理。
导管断裂:通过X线检查确认,必要时进行手术处理。
四、护理与维护
PICC的护理与维护非常重要,包括:
定期更换敷料:每周更换一次或在敷料变脏、潮湿时更换。
保持清洁:避免接触不洁物品,保持穿刺点干燥。
避免剧烈运动:防止导管移位或脱出。
定期冲洗导管:每周至少冲洗一次,确保导管通畅。
检查导管:定期检查导管有无异常,及时处理。
总之PICC是一种安全、有效的中心静脉输液方式,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护理要求,以确保导管的正常使用和患者的安全。